陇西县
陇西县,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定西市下辖县。陇西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中部、渭河上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中部。境域总面积2407平方千米。截止2022年末,陇西县下辖辖12镇5乡,215个村,共有常住人口为42.47万人,县政府驻巩昌镇县门街1号。
陇西县位于陇中黄土高原中部,黄土高原边缘与秦岭支脉丘陵地带之间,为黄土梁与河谷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从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 始设陇西郡,汉初高祖二年(前205年)设襄武县,始有建置,魏朝初期设陇西郡治于襄武,从此陇西便成为历代郡、州、府所在西陲要镇,隋改陇西县,县名沿用至今,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今兰州市市以东和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陕甘分省后,甘肃巡抚也曾驻节,一时成为甘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1978年改为县人民政府,2003年4月陇西县划入定西市管辖县。
陇西县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价格形成中心,陇西县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也是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也是是著名的“中国腊肉之乡”,也是甘肃省内重要的铝冶炼及加工基地,也是甘肃中部和南部物资交流、集散的重要场所。在2022年陇西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7.68亿元,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19.3:19.5:61.2,2022年陇西县在甘肃省省内各区、县的GDP总值排名位于第33名。
陇西县其历史悠久,陇西因关山以西而得名,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自古为“四塞之国”,是兵家必争之地。唐李世民李世民登基后曾诏令天下,李氏郡望是陇西,遂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之说。现位于省级森林公园仁寿山内有“陇西堂”传为李氏祖祠,进而有李氏文化之说。截止2023年,陇西县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处:李家龙宫,国家AAA旅游景区2处,分别是:陇西县仁寿山森林公园景区与陇西中医药博览园景区。其著名景点还有位于陇西县城中心的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以及文峰塔、保昌楼等景点。且远在史前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址。2020年陇西县的“陇西云阳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陇西民歌、陇西腊肉制作技艺、坪大曲酿酒也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名称
陇西,古称襄武,因地处陇山之西曾设陇西郡而得名。
历史沿革
战国至汉朝(公元前475~公元220年)
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这是”陇西“见于史册之始。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西以在陇山之西而得名。陇西县境,始设陇西郡。
汉初,设襄武县,始有建置。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属陇西郡;刘彻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属凉州陇西郡;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陇西郡地增置天水市郡,时陇西县境内有襄武、首阳镇、探道、兰干四县并存,由陇西、天水二郡分辖,二郡均隶于凉州刺史部。
三国至隋朝(公元220年~618年)
曹丕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设陇西郡治于襄武,从此陇西便成为历代郡、州、府所在西陲要镇。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三月,帝西巡河右河西,四月到陇西,大肆围猎。隋朝改陇西县。
唐朝至清朝(公元618年~1911年)
李渊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废陇西郡置渭州;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渭州隶属秦州都督府;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属陇右道;李治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分襄武县设置首阳县;李隆基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设立陇右节度使;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陇西郡沦陷于吐蕃;李忱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唐收复陇右后,恢复渭州陇西郡及属县的建置。
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于今巩昌镇置古渭寨,元祐五年(公元1090)升古渭寨为陇西县。
元代,设巩昌都总帅府,辖5府21州。(今兰州市以东和四川、陕西省的部分地区)。陕甘分省后,甘肃巡抚也曾驻节,一时成为甘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仍设巩昌府;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在陇西设立巩昌卫。
清朝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陕西省右布政使司移设巩昌,辖有巩昌、临洮县、平凉市、庆阳市四府;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将设在巩昌的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按察使改为巩昌按察使司;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巩昌布政使司移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巩昌按察使司也移至兰州,改为甘肃按察使。从此,陕甘分省。世宗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川陕总督岳钟琪巡边至敦,见人烟稀少遂招甘肃州、县贫民2448户移住敦煌市,各县移民分八集中居住,均以原县名为名,爱新觉罗·旻宁时改县为坊。陇西移民居住中北隅,称陇西县,后称陇西坊。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县时,改兰州道为兰山道,陇西县隶属兰山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陇西县直辖于省政府;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设行政督察专区,陇西县属于第一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省政府重新厘定各县等级,陇西定为三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10月~至今)
1949年陇西隶属岷县分区。1950年5月属天水专区。1956年1月归定西专区。1968年成立陇西县革委会,1978年改为县人民政府。2003年4月为定西市属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陇西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市市中部,渭河上游。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中部,东接通渭县,南连武山县、漳县,西邻渭源县县,北靠安定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04°12′~104°53′,北纬34°52′~35°25′之间,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46公里,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
气候
陇西县境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根据陇西气象站1967~2020年系列观测资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7.7℃,年温差较大,极端最高气温35.9℃,极端最低气温-24.3℃,最高月平均气温19.6℃,最低月平均气温-6.4℃。年日照时数2292小时,无霜期为146天,最大冻土深度100cm,最大积雪厚14cm。多年平均降雨量450.7mm,蒸发量1440.7mm,平均相对湿度68%。年内降雨在时间分布上极不均匀,多集中在5-9月,占年降雨量的78.6%,且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年平均风速1.4m/s,最大风速24m/s,年平均大风日为16d,冬春季多西北风,夏秋季多东南风,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受东亚大气环流和青藏高原外围特殊地形的影响,其川区、马鬃山为温和干旱区,秦岭为温寒半湿润区。
地质
陇西县和周边地区大部分为黄土覆盖,为我国黄土高原区,受流水等外力作用,水土流失较严重,其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地貌。陇西系旋卷构造和北西西向构造,即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东段的复合部位,地处渭陇—漳武盆地。天水市—西和县、礼县,渭源—陇西,漳县—武山一线大面积沉积了新生界第三系地层,构成天水—西礼盆地和渭陇—漳武盆地。两大构造体系沿西十里铺—四店—武山深大断裂一线和陇西县南面地区相互复合。渭陇—漳武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广泛,断裂等地质构造不发育。陇西县主要出露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地层。
地形地貌
陇西县位处黄土高原边缘与秦岭支脉丘陵地带之间,为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12-2778米,总的地貌特征为南、北两山夹中间一川,构成南山(二阴地区)、川区(渭河水川地区)、北山(干旱地区)三块条件明显差异的狭长小区环境。陇西县属于陇西系旋卷构造体系,夹于内官、南山隆起带和武山断隆间。在区域上北部沿渭源—陇西,南部沿漳县—武山一线沉积了新生界新近系,构成了渭陇-漳武盆地。在渭河和祖厉河分水岭(黑鹰山—牛营大山)一线以南,地貌多被黄土覆盖,基本属黄土高原地貌,为黄土梁峁沟壑地形,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以渭河为界,南北两山由高到低均向渭河河谷倾斜,按切割侵蚀的程度基本可分为四个类型:1.渭河河谷冲洪积区、2.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3.南部黄土梁峁山区、4.南部边缘石质中山区。
水文水利
水文
陇西县境内河流均属于黄河流域,境内分渭河和祖厉河两个水系,祖厉河在定西汇入关川河。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由西向东流经渭源县后于三合口流入陇西县至鸭儿峡口出境注入武山县。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渭源县南部的鸟鼠山。由西向东流经渭源县五竹、清源、路园乡后于三合口流入陇西县,县内流经首阳镇、巩昌、文峰、至鸭儿峡口出境注入武山县境。陇西县境内干流全长46.1km,流域面积2363km2,祖厉河水系在陇西县境内仅有关川河上游的一少部分,关川河流域面积 2660km2,占陇西县流域面积的1.9%。祖厉河主流全长76.7km,流域面积788.4km2,其中在陇西县流域面积仅为46km2,自产径流量89.5万m3。
水利
陇西县累计建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58项,有效灌溉面积13.76万亩;建成河道堤防124.38公里,保护人口25.22万人,保护耕地12.52万亩;已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发展自来水入户9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96.3%,解决了农村36.5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引洮供水一期支渠及配套工程在我县境内有城区供水工程、农村供水工程和灌溉工程,设计年调水量为6642万立方米。其中,城区供水扩建工程日供水规模7.5万立方米,解决渭河沿川首阳、巩昌和文峰地区的城市、工业用水;陇通农村供水工程日供水规模5.8万立方米,解决西北山区和北部山区人畜饮水;三干渠和总干二支渠、总干十支渠及田间配套工程在马河镇、通安驿镇、云田镇境内沿大咸河川区以及双泉乡沿秦祁河沿岸发展灌溉面积2.62万亩,并为现有的渭丰渠加水。
土壤
陇西县内土壤主要有黑妒土,黄绵土,红土,潮土,灰褐土5个土类,7个亚类,16个土属,46个土种。其分布规律从渭河川谷向两面呈带状分布,黑掉土主要分布于渭南市各乡及渭北马河、通安、柯寨等乡,黄锦土均发育在黄土母质上,主要分布在渭北各乡,红土主要分布在雪山、菜子、宝凤等乡,潮土主要分布在首阳樵家河及堰丰渠以北地带,灰褐土主要分布在雪山蹶头山,宝凤桦林山,昌谷马奇山。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陇西县境内探明矿产资源主要有大理石矿、石灰石矿和黏土等。大理石矿位于东四十里铺东南约2公里渭河岸,资源面积约5.5万平方米,可开采面积约1.26万立方米;石灰石矿位于县境东南21公里的石门,资源储量约300万吨。石灰石矿位于县境东南21公里的石门,工程控制长度达500米,矿体剖面平均厚42.3米,远景储量约300万吨。渭河及各支流河谷石灰石藏量丰富,年产石灰10万吨。砂和粘土位于辽西河的细砂质量最佳,粘土全县均有分布,河浦及首阳地区的较好。
土地资源
截止2021年11月5日,陇西县共有耕地127367.92公顷,旱地119675.48公顷占6.04%,其中福星镇、文峰镇、菜子镇、通安驿镇、云田镇、渭阳乡、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52.7%。种植园地487.57公顷全部为果园,其中首阳镇、渭阳乡、文峰镇、权家湾镇、巩昌镇、通安驿镇园地面积较大占全县园地的81.8%。林地30071.46公顷,乔木林地13322.82公顷占44.30%;灌木林地3245.35公顷占10.79%;其他林地13503.29公顷占44.90%,其中通安驿镇、文峰镇、菜子镇、福星镇、云田镇、权家湾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林地的55.9%。湿地2532.61公顷,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陇西县涉及1个地类)为内陆滩涂,其主要分布在文峰镇、首阳镇、巩昌镇、通安驿镇、云田镇、双泉镇占全县湿地的61.7%。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548.72公顷,其中建制镇用地3857.62公顷占21.98%;村庄用地13153.72公顷占74.95%;采矿用地355.58公顷占2.03%;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181.8公顷占1.04%。交通运输用地5039.17公顷,其中铁路用地252.02公顷占5%;公路用地1310.21公顷占26%;农村道路3467.66公顷占68.82%;管道运输用地9.28公顷占0.1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83.58公顷,其中河流水面544.49公顷占61.62%;水库水面19.93公顷占2.26%;坑塘水面63.83公顷占7.22%;沟渠109.33公顷占12.37%;水工建筑用地146公顷占16.52%,其中巩昌镇、首阳镇、通安驿镇、文峰镇、云田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较大占全县的65.2%。
水资源
陇西县现有水资源总量16255万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为8101万立方米,工业、农业、居民生活、生态年用水量约7953万立方米。陇西县地表水主要有渭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011.5万立方米,占全县自产水资源总量的98.9%,关川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9.5万m3,占全县自产水资源总量的1.1%。。陇西县天然地下水资源量4648万m3,渭河干流县城至垭儿峡段是县内地下水蕴藏量最丰富地段,也是目前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集中开采区。陇西县入境河流主要有渭河干流及莲峰河、秦祁河、大咸河、小妙娥沟、揭皮沟,其中渭河干流入境水资源量最大为4737万立方米,占入境水资源总量的58%,妙娥沟入境水资源最小为127万立方米,占入境水资源总量的2.7%。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为8154万立方米。渭河南岸支流是陇西县地表水主要产流地带,大部分河流有出溢而常年有水,且水质较好,可用于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而北岸支流基本为季节河,只在多雨期和洪水期才产生径流,枯水季节河流基本干涸,且水质较差,基本无利用价值。大部分支流具有干旱河流的特点,水量以汛期水量为主;枯水期流量很小,甚至干涸。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县境内种子植物91科291属55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39科73属270多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水杉、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紫椴、鹿角蕨、扇蕨等。主要植物有云杉、油松、华山松、青冈、山杨、白桦等。人工栽培种植的有杨、柳、榆、椿、桃、杏、梨、苹果、花椒、核桃等。
动物
陇西片区兽类约有73种,鸟类约有200种,两栖动物约有10种,鱼类约有22多种,昆虫纲约有574种。野生动物陇西仁寿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其他森林公园内,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24种,包括一类保护动物绿尾虹稚、豹、林麝、白唇鹿、啥痢5种;二类保护动物岩羊、苏门羚、斑羚属、麝、亚洲黑熊、擒痢、蓝鸟鸡、水獭亚科、石貂、野猪、穿山甲、马鹿、猫头鹰、鹞鹰、喜鹊、雀鹰、啄木鸟、画眉、细鳞鲑19种。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2年末,陇西仁寿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灾害
陇西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雷灾、雹灾、低温、风雪灾等。2020年8月10日20时至11日11时,陇西县境内普降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境内最大降水量90.9mm,引发洪涝灾害。
行政区划
截止2023年2月,陇西县辖12镇5乡,11个社区,215个行政村,1287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陇西县巩昌镇县门街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陇西县年末常住人口为42.47万人,较2021年末减少了0.0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33万人,女性人口21.14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0.90(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0.39万人,人口出生率9.08%;死亡人口0.44万人,人口死亡率10.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乡村常住人口20.27万人,较2021年末减少了0.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22.20万人,较2021年末增加了0.2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52.23%,较上年末提高了0.63个百分点。
民族
陇西县主要以汉族为主。除汉族以外还居住着回、满等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1181余人,占总人口数的0.57%
语言
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的划分,陇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中原官话其特点古清入声字和古次浊入声字读阴平,古全浊入声字读阳平。所谓特点是指和其他方言相比较有其不同的特点。古全浊声母清化“拜败”“富文”“旦蛋”“贵跪”“救舅”每对字的读音都是清音,除在口语中有时把“败”、“跪”读成送气的[pei][kuei]外,没有什么差别。古平声全浊声母变为送气清声母,如“旁糖狂穷茶才”;上、去声全浊声母为清声母,如“被柱社父”、“罢抱住树”。全浊声母除[z]外,还有[y][z][j][z]。北方话绝大多数平声分阴阳多数有阴、阳、上、去四个调类,而定西方言中,定西、通渭、渭源等地平声不分阴阳,只有平、上、去3个调类。
宗教信仰
陇西县佛教从东晋南北朝时期传入,陇西县佛教会是民国36年(1947年)3月由释崇鑫和尚在县城卧龙寺成立的。1953年全国佛教界知名人士发起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佛教徒代表会议,成立中国佛教协会。陇西也相应成立县佛教协会组织(设在县城卧龙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动员佛教徒开展学习,参加生产劳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宗教政策,1985年1月28日成立了陇西佛教协会,确定文峰卧龙寺、三台法国寺、南安仁寿山大雄寺为活动点。
陇西县道教从东汉末传入,三国时青牛道士封衡,字君达,陇西人,为当时著名医师。刘协建安年间,曹操招引四方术士,问养性之法,其中就有他。当时曹操依他所言行之有效。可见在道教开创之始,即传入陇西。解放初期陇西县内有道姑、道士40余人,主要集中在城关活动点在北关祖师庙。1958年落实宗教政策后,于1985年1月21日成立陇西道教协会,会长王至全于1986年 被选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确定活动地点在南安乡家宫殿祖师庙、周家庄雨师宫、仁寿山老君殿。由道教派生出专门靠念经、超度、看风水、治病为职业的一类人叫阴阳 (不同于专讲五行学说的阴阳家)。
陇西县伊斯兰教于李治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传入中国,陇西县伊斯兰教属逊尼派的伊黑瓦尼派(即新新教)。1982年人口普查,陇西县有回族1120人。伊斯兰教为民族信奉的一种宗教,陇西县现在有清真寺两处,一处在县城北关叫团结清真寺,一 处在马河乡马家河叫马河清真寺。主要任务是学习阿文经典及宗教知识。清真寺由信教群众推荐5~7人组成寺管会,分别负责管理寺院、财务事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
陇西县基督教于大约于1915年左右由美国传教士来陇西布道而成立。1920年由一姓李的岷县人担任传教工作,总会在岷县,常住岷县的吕牧师(美国人)也常来陇西传教,会址设在东大街,后迁柴家门。中国基督教陇西宣道会(分会)。该会大约于1918年在陇西建立,总会在临洮县,教会名称福音堂,会址在万寿街,1930年遭火毁后又在南大街建立新会址,并称为中国基督教陇西宣道会。中华基督教。该会系由中国基督教会陇西宣道会一部分教徒于民国31年(1942年)另立的教会,总会设在兰州市,属耶稣家庭派。1987年在县城种家巷修建了教堂,并成立陇西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 (筹)。
经济
综述
截止2022年末陇西县生产总值完成97.68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21年增长7.8%,两年平均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2亿元,比2021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9.07亿元,比2021年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59.79亿元,比2021年增长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19.3:19.5:61.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2992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21年增长8.1%。陇西县实现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38.3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2021年增长13.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3%,比重较2021年提升1.2个百分点。
陇西县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价格形成中心。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陇西也是是著名的“中国腊肉之乡”。陇西是甘肃省重要的铝冶炼及加工基地,也是甘肃中部和南部物资交流、集散的重要场所。
第一产业
截止2022年末陇西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8.82亿元,比上年增长6.3%。陇西县以中药材、草牧、马铃薯、菌菜为特色优势农业。
一是中药材产业:陇西县已普查到的中药材品种310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陇西县占有96种,占全国的26.4%;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陇西有93种,占全国的72%。2021年中药材种植面积35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20万亩,总产量14.9万吨,产值15.8亿元。
二是草食畜牧业。陇西是“中国腊肉之乡”,畜产品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千吨以上肉制品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各类肉制品近2.3万吨,金钱肉、口条、火腿被誉为“陇原三绝”,“陇原情”、“足赤”牌肉制品为地方名优产品,驰名陇上。全县现有规模养殖场120家,规模养殖户33250户,养羊大户135户,50头以上养牛大户72户,养鸡大户64户;畜禽存栏数234.07万头(只),出栏数112.81万头(只),现有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百绿草业公司等龙头企业4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1家、市级龙头企业26家。2021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35亿元。
三是马铃薯产业。2021年马铃薯种植面积50万亩,总产量79万吨,年外销量50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
四是菌菜产业。全县菌菜种植面积13.5万亩(其中节能日光温室0.99万亩、大棚0.29万亩、地膜10.12万亩、露地2.1万亩),年产量44万吨,总产值8.5亿元。
第二产业
截止2022年末陇西县第二产业增加值19.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陇西县以中医药加工产业、铝冶炼及制品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工建材产业、新能源产业构成体系。
中医药加工方面,陇西县有较大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6家,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22家,个体加工户3000多户,年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10万吨,规上中医药企业产值达到22.05亿元。
铝冶炼及制品方面,各类铝冶炼及加工企业7家,加工生产能力85万吨,2021年实现产值122.11亿元,上产能在10万吨以上铝冶炼加工企业4家,其中西北铝业公司以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核工业和汽车用品等高附加值铝合金产品生产为主,与上海九鼎公司合资组建陇西西北铝九鼎粉材公司,是西部地区唯一的航空航天领域铝粉、镁粉、铝合金粉产品生产供应资格企业;甘肃东兴铝业陇西分公司是全县唯一一家生产电解铝的上游企业,2021年生产电解铝34.26万吨,实现产值56.58亿元、增加值2.21亿元;甘肃顺泰铝业公司和甘肃中盛铝业有限公司主要以铝棒和型材加工为主,2021年共加工铝棒28万吨,实现产值51.71亿元、增加值2.02亿元。
装备制造方面,现有大鑫铜业、宏腾油气等装备制造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四方机车今年退库),年产值达到1.13亿元。其中,大鑫铜业、宏腾油气、四方机车3家规上企业,2021年分别实现产值4141.22万元、6790万元和333.8万元。
化工建材方面,现有大禹节水等规上企业8家,年产值达到1.53亿元。
特色农产品加工方面,现有中天食品、清吉淀粉制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家,年产值达到1.42亿元。新能源产业方面,现有绿能新能源、宏宇燃气、中电投陇西新能源公司等3家规上企业,年产值达到9989.94万元。
第三产业
截止2022年末陇西县第三产业增加值59.79亿元,比上年增长8%。陇西县以打造“世界李氏文化中心”和“陇中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医疗康养产业、电子商务业等为主导服务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55亿元,比上年增长9%。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5.4%,其中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7.2%;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13.5%,其中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长31.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0.7%,其中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35.9%;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4.3%,其中线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7%。
文化旅游方面,2023年陇西县内开展了定西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千年威远楼”保护传承活动、“纵享非遗·特色陇西”四月八、端午节民俗文化旅游活动、2023年世界李氏文化论坛、“中国药都·李氏故里”陇西美术书法作品赴兰州展等大型文体旅活动,全年系列文体旅游活动已开展了110余场次,1-6月份全县接待游客120.73万人次,同比增长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49%。且陇西县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陇西县共有旅行社9个,星级饭店5个,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88.36万人(次),与2021年相比增长11.1%;旅游综合收入总计8.38亿元,居民出境人数119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3万元。
商贸物流方面,陇西县以中医药特色产业和陇中商贸物流集散基地为基础,以中国甘肃·陇西中医药信息物流港为平台,以天马物流园区、宇臻物流园区、陇西站公铁联运物流园区为补充,建设冷链仓储、常温仓储、周转库仓储的仓储体系,着力发展大宗物流、仓储配送、公铁联运、集装箱运输等物流业务,目前,陇西县拥有9条铁路物流专用线、1条货物线、63家普货物流公司,全县年运输货物吞吐量达1104.82万吨。进出口总值0.61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截止2022年陇西县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同期增长8.7%,比2021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4%,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5.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4%。房地产开发投资比2021年增长18.9%,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4.6%;商品房销售面积37.64万平方米,比2021年下降40.2%。
社会事业
教育
陇西县教育事业发展较快。截止2022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3所,其中高中7所,职业学校2所,初中40所,小学65所,幼儿园12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共有教职工7828人,其中高中教育阶段1063人,初中教育阶段1564人,小学教育阶段3194人,特殊教育47人,学前教育阶段1627人。共有在校学生88574人,其中高中9627人,初中16857人,职业学校2075人,小学41140人,幼儿园18718人,特殊教育学校157人。
医疗
截止2022年年末陇西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9个,其中公立机构31个,床位数3395个,其中:县级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健康综合执法所1个,村卫生室208家。年末各类卫生人员3634人,其中:管理人员57人,卫生技术人员3155人,工勤人员428人。
体育
截止2022年末陇西县公共体育场地面积共有496.5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9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05平方米。全年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97.5枚。其中金牌43.5枚、银牌20枚、铜牌34枚。陇西县有大型体育场馆4处(县体育馆、望山体育馆、县体育场、县级公共体育场田径跑道和足球场),乡镇体育健身中心11个,社区体育健身中心3个,乡镇较高标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10个,陇西县134个贫困村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配置达到全覆盖。新建11人制标准足球场3个,7人制足球场1个(实验小学),笼式足球场6个,渭河风情线健身步道1条。篮球场254个,室外乒乓球场443个,室内乒乓球场48个,羽毛球场46个,投放健身路径215套2580余件。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25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38%,每千人占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3人。
文化事业
截止2022年末,陇西县文化事业稳步向前。陇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各1所,文联组织1个,文化文物机构2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个(陇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传输机构1个(甘肃省省广播电视网络有限责任公司陇西分公司),电影院3个,秦剧团8个,其中民营剧团7个,出版印刷企业数12个,乡镇文化站17个,村农家书屋215个。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艺术创作和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活跃繁荣。
科技
2022年陇西县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科技管理机构1个15人,县属科技推广机构4个,全职人员50人,其中技术人员35人,乡镇政府机构17个;申报技术实验示范及开发项目32项,当年完成8项,实现经济效益2000万元;技术推广项目10项,直接经济效益3300万元。
社会保障
截止2022年末陇西县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1313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5953万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9260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48884人,其中企业基本养老保险29614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9678人,享受工伤待遇人数105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77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997人,发放失业保险金人数986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38.96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726人,比上年增加了242人,同比增长9.7%;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1407人,比上年增加了2407人,同比增长8.6%。
交通
综述
陇西县位置交通优势明显,商贸物流发达。陇西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第一条横跨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穿境而过,有G30连霍高速、G75兰州-海口高速公路、S42陇漳高速、S14陇渭高速、G310国道、G316国道等纵贯东西。“三纵三横三联”的通道将基本形成。自古以来商贾云集,是甘肃省东南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公路
截至2022年,全县境内现有国、省、县、乡、村道总里程1937.5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条128.991公里(含在建地方高速1条28.991公里),国道1条48.063公里,省道8条215.950公里(其中县养105.008公里),县道8条215.950公里(含共线里程7.079公里);乡道4条42.001公里,村道215条1223.147公里。全县现有客运企业2家,拥有城市公交车188辆,运营线路13条,有班线车149辆,运营线路84条(其中跨省11条、跨市6条、跨县20条、县内47条),形成了公交、货运、维修、驾培等互为补充的道路运输服务网络。
铁路
陇海铁路纵贯南北,行走长度75公里,陇西站为重要的区间站,境内另有铁路专用线9条,建有年吞吐量40万吨的货物集散场2个,每日过往客运列车33.5对67列,货运列车69对138列,年客运量131万人,年货运量40万吨。
文化
饮食
十二体
陇西宴式分汉、满两大类。汉式有水八碗、八碗、全十道、十二体、十四体、十八体、二十四体等多种。其中十二体通常是当地民众逢年过节、结婚宴请宾朋的宴席规格,一些人家在丧葬贺寿等中也用十二体待客。十二体的原料以本地生产的猪、牛、羊等和鸡蛋、山珍、干鲜菜鲜果为主,辅之以海鲜。调料通常用精盐、胡椒粉、料酒、草果、姜粉等。全席共十二道主菜,凉菜下马点心、什锦拼盘;热菜有清汤肘子、“清炖鸡”“黄焖里脊”“清汤杂烩”“清汤肘子”“酸辣炖蛋”“肉丝拌粉皮”“高丽丸子”、八宝饭;汤品有“起席汤”。
荞粉
选用优质的养麦为原料,通过洗涤、磨碎、筛分、浸泡、洗粉滤汁、煮粉和成型冷却等工序精制而成。食用时,将制成的粉坨儿用粉刀切成长片,或用粉儿旋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盛入碗中,依次调入盐、芝麻酱、芥末、蒜汁、醋、油泼辣子等即可食用。
大肉面
大肉面是陇西最普遍的一种面食。做大肉面,先要做好大肉臊子。炒大肉臊子常用的方法是将大肉切成小块,肥肉瘦肉基本分开,先将肥的放入锅中,炒至七八成熟后再放入瘦的,慢烧慢炒,快熟时放入食盐,炒匀后出锅。做大肉面先将大肉臊子做成臊子汤备用。再选精小麦面,用水拌匀,反复揉,揉好后做成一条条的。然后揪成面片或拉成宽细不同的面条,放入锅中煮熟捞出,浇上大肉臊子汤,调上香菜,葱花、油泼辣子等调料。大肉面还可以干拌。
饸饹面
在陇西方言里,我们把饸络面叫做“呼撸面”(拟音),据《陇西县志》记载:饸饹面相传是在明朝永乐年间由陕西省合阳县(今合阳)传入陇西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一碗饸饹面,吃的不仅是陇西味道,品的更是甘肃省风情。饸饹面的汤是由猪肉或牛羊肉臊子汤、木耳、黄花菜、鸡蛋、豆腐、胡萝卜片、蒜苗、香菜等为原料以及各种调味品,并用淀粉勾芡而制成。
习俗
献饭
陇西民间有一句俚语,把说媒称为“挣献饭”。“献饭”,广泛用于婚、嫁、丧、娶各种正规礼仪场合,是祭祀先人的觞,不仅当事者家中自己要做,迎娶新娘的新郎家要向女方家抬献,丧葬礼仪中至亲晚辈还要向亡故长者抬献。“献饭”的内容是“海”字头、“吉”字头或“福”字头的“十二体”正菜。“献饭”用专用的“食摞”拾至当事者家门时,主家要出门迎接,白事中对舅家的献饭还要奏乐迎接。“献饭”摆好后方明烛、楚香、化表、奠酒、行三叩首礼、起退。主家陪礼,但不行还礼,以示享然。
文化古迹
战国秦长城
战国时期,为了防止北方匈奴族的南下,北方的赵国、燕国、秦国都修筑了长城。甘肃境内的长城是秦昭襄王时期,约在公元前272年前后开始修筑的。西端起自现在的岷县,经临洮县、渭源县、陇西、通渭县、静宁县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再到甘肃镇原、环县、华池县与陕西的秦长城相接。陇西境内的长城是由渭源县郑家坪村段家岔进入陇西北方向的德兴阴山,经福星、高、云田、渭阳,从和平乡的沙川里入通渭县四罗坪,全长130多华里。遗址沿梁傍崖,蜿蜒起伏,断断续续,残缺不全。沟谷地带经多年水蚀风剥,遗迹消失;沿山梁地段遗迹明显,夯筑的土层清楚,走向脉络清晰可见。福星乡马莲岘到鱼家咀俗称长城梁,为战国时代筑的秦长城遗址,长约15华里,残垣高1—2米,顶部宽约1—4米,基部宽6—9米,两侧有壕沟,共宽50米,遗址中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盆、砖罐等残片。
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的代表,在渭河流域,尤其在甘谷县、武山县、陇西、渭源的渭河上游两岸,散布很广,比较集中。在陇西地区,沿渭河南岸的黄土台地保存了许多仰韶文化遗址。这些遗址的分布从西到东,包括首阳镇的龙头山文化遗址、昌谷乡的梁家坪文化遗址、巩昌镇的张家坪文化遗址、文峰镇的暖泉山文化遗址等十多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西县的陇西云阳板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外,陇中民歌(陇西民歌)、陇西腊肉制作技艺、“靛坪大曲”酿酒技艺为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西云阳板
云阳板舞蹈诞生于陇西,属于民间团体舞蹈,据说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段演出停滞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中期云阳板舞蹈又出现在庙会中。2011年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陇西云阳板舞传承特征具有社会性和松散性,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一月由陇西县各村社自发组织,民间老艺人亲自教授排练,自古至今无详细的文字记载,传承方式以心传口授、言传身教为主。陇西文化积淀深厚,云阳板舞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祈雨”是最原始云阳板表演的目的。陇西县每个村子都有20到30人的传承队伍。表演舞蹈仅限男性参加,当地人也称为“打板子”,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分配的角色不同,分为表演队、乐队和仪仗队,各个队伍分工明确,以服饰区分。云阳板大多用槐木制作,呈现出的是两条或四条长约8厘米的板子。成人需要用四条云阳板,用黄色颜料绘制图案或文字,图案有龙纹、竹子、兰花等,绘制的文字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2020年,陇西云阳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陇西民歌
陇西民歌主要包括“花儿”“山歌儿”“麦歌儿”“夯歌”“小调”及“秧歌小调”等,它源自陇中旱,是由当地民众口头创作并演唱的民族民歌,曲调种类繁多,富有地域特色。陇西民歌”所用的伴奏乐器多以二胡、板胡、竹笛、三弦琴为主,个别曲目使用堂鼓、大小锣、大钹、小钹等打击乐器,也有只用打击乐不用弦乐的,如“陇西秧歌子”“陇西花儿”。其曲谱以口传心授和手抄曲谱传世,其中“陇西花儿”以口传为主,小曲小调以手抄为主。2011年5月,陇西民歌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陇西腊肉制作技艺
现在陇西腊肉的传承技艺依然是家族式的传承,父辈传于下一代,代代相传。陇西腊肉腌制工艺各户大体相同,因调料的比例不同而味道略有差异,目前老字号有“大胡子”腊肉、“白家”腊肉等。2011年5月,陇西陇西腊肉制作技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靛坪大曲酿酒技艺
靛坪大曲酿酒技艺形成于清末民初,目前已传承到第六代。该酒秉承土法酿造,从踩曲到制酒的原料采用纯粮食。靛坪大曲酿酒传承人程万里,在传承百年老酒制作技艺,钻研改进配方,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改进设计理念,研发并产生了突出人文情怀和传统文化内涵的20余款系列产品,其中的以“四大名著”“梅兰竹菊”“生肖纪念”等为包装的几款酒品。2017年10月,入选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特产
陇西县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西部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地道药材的重要产区,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陇西黄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陇西县还是“中国腊肉之乡”,畜产品加工业历史悠久。陇西金钱肉、口条、火腿被誉为“陇原三绝”。
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白条党参色白条直,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以其独特的药理学、药性和保健、食用等功用,不仅成为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的首选,而且远销东南亚等地。
陇西黄芪
陇西黄芪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入药,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药配方和日常保健。受当地特殊自然条件的影响,陇西黄芪因条直、皮黄白、分枝少、味甘、粉性足,药用成分含量高而被中药材界誉为“芪中精品”。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
陇西腊肉与火腿
腊肉其实是腌肉,因为在农历腊月腌制就叫了腊肉。独占陇西小吃头,享誉省城兰州等地。陇西因此而获得 “中国腊肉之乡”美称。陇西火腿是陇西传统名特产品,与腊肉一起腌制。1987年,参加甘肃省食品行业评比,荣获“省优产品”称号
陇西腊羊肉
“陇西腊羊肉”是以新鲜羊肉为主料制作而成,实际上就是一种“卤”羊肉,甘肃省传统名菜。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
陇西钱肉
陇西钱肉又称金钱肉或蝴蝶肉,是一道传统的陇西特色美食。经过检疫,宰杀、清洗 、整形、消毒等工序,加入天然无毒香料腌制而成。系将腌制的驴鞭肉切为薄片,中间各具小孔,其形如古钱,因称。其色美味香,柔韧耐嚼,营养丰富。此外,陇西钱肉还具有壮阳和强精的功效,被用于医治肾虚、阳亏等症状,被誉为“陇西一绝”。
陇西烧鸡粉
陇西烧鸡粉以鸡肉、鸡蛋、淀粉、菠菜汁及多种调料加工而成,曾被甘肃省商业厅评为名特小吃,并刊登于《中国烹饪》杂志。
名胜古迹
综述
陇西县历史悠久,古代是中国兵家必争之地,且流传“天下李氏出陇西”。截止2023年,陇西县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处(李家龙宫),国家AAA旅游景区2处,分别是陇西县仁寿山省级森林公园景区、陇西中医药博览园景区。这里历史文化浓厚,著名景点还有陇西县城中心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以及文峰塔、保昌楼等景点。
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镇北关庙儿巷,亦称李氏宗祠,始建于唐初期,为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名扬海内外。唐末遭毁,宋、元时期修复建设,部分建筑亦因战火被毁,明万历五年陇西知县李汝相倡导筹资重建清末及民国初期又陆续增建维修,楼殿参差,山水相依,别有天地。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山森林公园
仁寿山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城西南一华里处,占地882亩,东西走向,海拔2057米,是陇西境内一座闻名遐迩、颇负盛誉、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仁寿山省级森林公园”美传。1997年仁寿山公园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
威远楼
威远楼又名鼓楼,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城中心,取威震远方之意,威远楼始建于赵祯天圣元年(公元1021年),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移建今址。元顺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设铜壶滴漏置更鼓于其上,取名鼓楼。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638年)依旧址重建,名曰雄镇楼。二楼悬“巩昌雄镇”巨额。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公元1836年)移置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所铸铜钟于其上,又名钟鼓楼,并悬“声闻四达”巨匾。2013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
文峰塔位于陇西县城东南文峰镇渭河南岸9公里处的二级台地上,该塔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6月),是一座直径6米,高34米,塔基呈正方形的七级八角楼阁式砖塔,八脊攒项,宝刹凌宵,雄伟壮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其名一曰当地地名,二曰昌盛文风之意。2011年1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昌楼
保昌楼位于陇西县渭河北岸河浦山岘口。该楼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八月,由巩昌知府颜士璋筹划,本地木匠莫长泰、瓦工蔡全福、画工李元等修建,为三层木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长、宽各10米,高14米,一、二楼楼檐为正方形,四角飞檐歇山,三楼为八角攒顶式屋顶,共有廊柱32根,斗拱52朵,栏巧秀,飞檐翼然。为陇西北川游人入城的第一景观。该楼取名为保一方繁荣昌盛之意。1993年3月,保昌楼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要人物
重要荣誉
199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1996年,被国家级项目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县”。
2000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
2003年,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
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县卫生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2013年,获定西市教育质量振兴奖。
2017年5月,陇西县获“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荣誉称号。
2017年7月,陇西县被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评为第十三批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文明县,2017年8月被交通部评为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18年2月被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评为2017年度土地利用和管理形势观测分析工作突出观测点。
2017年8月,陇西县被确定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
2019年7月,陇西县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名单。
2019-2020年度,陇西县荣“全国健康促进县”荣誉称号
2020年4月,入选由《小康》杂志社联合多个国家权威部门和专业机构开展的“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
2020年6月30日,陇西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陇西县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陇西县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陇西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陇西县入选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公示。
2022年4月,陇西县入选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市、区)名单。
2023年6月,陇西县成功上榜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
参考资料
陇西县人民政府.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8-19
陇西县情简介.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8-03
陇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陇西“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8-03
查询陇西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11
2022年陇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旅游景点.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6
陇西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10
【新春走基层】陇西:情满回家路.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5
历史沿革.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5
陇西县.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5
自然概况.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8-03
《陇西县志》(1990版).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7
2022年甘肃省50强区县名单甘肃县域gdp排行甘肃各县区经济实力.买购网.2023-09-21
柔美矫健的陇西云阳板.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8
陇西云阳板.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2023-08-12
【非遗文创】靛坪大曲系列.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08-10
陇西腊肉制作技艺.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2023-08-12
陇西民歌.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2023-08-12
甘肃省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和传承人分布情况(截至2022年12月31日).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2023-08-12
站在历史的远处.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8-13
追寻先人足迹 重走丝绸之路.今日头条.2023-08-13
陇西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8-08
2022统计年鉴:地县及兰州新区概况-定西市-陇西县,资源优势,农业生产.甘肃省统计局网.2023-08-12
陇西县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报告-水文、气候、地质、地形地貌.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水利.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8-13
陇西县志02、地形地貌-地质、自然资源-土壤、自然资源-植物、自然资源-动物、宗教738-744.甘肃地方史志网.2023-09-11
甘肃定西市陇西县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2023-08-13
陇西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8-03
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篇(五).定西市生态环境局.2023-06-17
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篇(一).定西市生态环境局.2023-06-20
2022年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定西市人民政府.2023-04-11
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名录(截至2011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3-06-14
陇西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8-21
祁雪峰.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田学荣.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康建国.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常委.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杜万忠.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副主任.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副县长.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县政协主席.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8-13
政协副主席.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11
统计公报 定西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定西市统计局.2023-08-03
甘肃定西市陇西县人口情况.中国小康网.2023-08-13
陇西县人口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9-11
《风起陇西》里的“陇西”,到底在哪里?.今日头条.2023-08-13
陇西县主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1
工业.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1
定西市陇西县文化旅游主导“三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中国甘肃网.2023-09-23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陇西:小县城激活大物流.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23
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部门预算公开的说明.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09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_天地图_在线地图.天地图.2023-06-07
关于通渭县中医医院等8家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结果的公示.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09
体育.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09
甘肃中部和南部物资交流、集散的重要场所.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09
交通.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12
传统饮食寻味之旅——陇西宴式十二体.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2023-08-12
陇西县志(1986-2005).甘肃地方史志网.2023-08-12
陇西民俗——献饭.陇西县人民政府.2023-09-09
战国秦长城.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6
战国雄风——秦昭王长城遗址陇西段线上展.陇西县博物馆.2023-08-06
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遗址.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6
名优特产.陇西人民政府网.2023-08-12
陇西腊肉.甘肃省人民政府网.2023-08-08
著名的"中国腊肉之乡".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8
"陇西白条党参"和"陇西黄芪"成为甘肃省著名商标.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8
陇西县"全国中药材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批命名.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8
黄芪第一出陇西.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8
陇西风味小吃——陇原三绝.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8
陇西烧鸡粉.甘肃省人民政府网.2023-08-08
定西市A级景区名录.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3-08-06
李家龙宫.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6
【印象陇原】黄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陇西仁寿山.每日甘肃网.2023-08-05
威远楼.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6
文峰塔.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6
保昌楼.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6
侨寓金陵的陇西籍作家金銮.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15
在服务中提升学科实力-对话纺织学院执行院长张尚勇教授 .武汉纺织大学校报.2023-08-15
科技.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5
卫生.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5
陇西县获“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荣誉称号.央广网.2023-08-05
陇西县获3项国家及省上表彰奖励.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5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同意北京市延庆区等城市(城区)、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等县(市、区)、江苏省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08-05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通报2019-2020年度全国健康促进县区技术评估结果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8-05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出炉 我省敦煌等8县市上榜.每日甘肃网.2023-08-05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08-05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中国政府网.2023-08-05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2023-08-05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网.2023-08-05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名单的公示通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2023-08-05
关于2021年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市、区)名单的公示.甘肃文明网.2023-08-05
陇西县成功上榜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陇西县人民政府网.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