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
彝语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下属语言,是彝族的民族语言,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省,分北部、东部、南部、西部、东南部、中部六大方言区,方言内还有许多次方言和土语,各方言、土语间差别较大。此外也在越南、缅甸、泰国、老挝等国使用。
彝语属于分析语,基础词汇大约形成于夏商时期,在之后的漫长历史中随彝族先民的迁徙和定居形成了现代彝语。彝语语音上属于单音节语言,音节的组成方式是辅音+元音+音调;词汇中有大量的“双音格”和“四音格”联绵词,以及前后缀派生词;语法意义主要依靠语序和助词体现,但也辅助使用屈折手段;彝语多个方言区都保存有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彝文,但没有统一的用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地彝区都开始了彝文的规范化进程。
彝语是藏缅语中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2000年统计其使用人数约650万。但自20世纪80年代义务教育普及,以及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外流,彝语的使用人数和使用地域开始缩减,使用频率已在代际间递减。
形成历史
雏形
彝语是彝族的民族语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史记·西南夷列传》《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华阳国志·蜀志》《新唐书·南蛮传》等古代史书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早期彝族氏族和部落。根据这些历史资料可推测,早在夏商时期,彝族就已在中国西南地区形成一个统一体,可推测彝族各支系许多相同的基础词汇也都是在夏商时期形成,同时形成了彝文的基本字。
夏商时期的彝族氏族、部落即是形成现代彝族各支系的基础,其统一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通用语,也成为了纳西、拉、傈僳族、哈尼族、基诺族、白、土家等彝语支语言的雏形。根据不同的语言学和历史学证据,可推测彝语支和缅甸语支的分化最迟发生于东汉时期。此后,彝族各支系在战争或自然条件的影响下不断迁徙,支系间受地理阻隔、与不同外族接触等因素影响,各自经过漫长的演化融合后形成了各地的现代彝语。
现代彝语形成
古彝族的迁徙
彝族先民最早的聚居区域为今四川安宁河流域、云南洱海周围及其以东地区、滇池、滇东北地区。大约西汉中期,滇东北的人大量涌入滇池地区,将当地的彝族先民分为了东西两部分。东部的彝族先民向滇东南地区迁徙,形成了如今云南省南部的彝族,大致对应如今的南部和东南部方言区;西部的彝族先民则向滇东北扩张,形成了如今滇东北、黔西市和大凉山地区的彝族,大致对应如今的东部和北部方言区;滇池以西楚雄地区的彝族先民,在僰人的扩张下被迫向周围山区迁徙,部分形成了如今西部、中部方言区的彝族;而原本就生活在滇西洱海地区的先民,则不断融合进入当地的人等民族,逐渐形成如今部分西部方言区的彝族。大致到7-8世纪,彝族各地先民已在如今各聚居区定居下来。
彝语方言分化
根据语言学者汪峰对彝语六大方言创新特征的研究,大致可知彝语最早是先分化为东、西两支,东支的彝语后分化为了东部和东南部方言,西支的彝语则分为北部、西部、中南部三支,中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分化得最晚。
语系
“彝语”是中国语言学谱系下的概念,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彝语支(Loloish)。国外学者则将彝语支中各语言(彝语、语、拉祜语、哈尼语等)下属的各方言土语,分别归类进了北部、中部、东南部、南部四个语群当中,因而不存在“彝语”这个语言,只存在如属于北部彝语组的诺苏语、尼苏语,或属于中部彝语组的撒尼语、倮倮泼语等。
地理分布
彝语各方言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包括云南省境绝大多数县(自治县)、市,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地区、宜宾地区、乐山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渡口市和重庆市的部分地区,贵州的毕节、兴仁和安顺地区,以及广西百色地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那坡县一带,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彝语使用最集中的区域。
内部分区
六大方言
自1956年以来,中国学者对中国西南地区150个县市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普查研究,结合各地彝族的历史、支系分布、称谓、服饰和风俗等,将彝语分为了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中部、西部六大方言,以及五个次方言和26个土语。其中东部方言区对应《新唐书》《蛮书》上的“东乌蛮”地区,是最早的彝族聚居区之一,彝族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产生和发展出彝文的重要地区。
其他分类方法
学者朱文旭在2005年出版的《彝语方言学》一书中整理出了另一套稍有差别的彝语方言分类,在原本的六大方言和五大次方言的基础上,重新归类出了24个土语和20个次土语。
彝语学者陈康在其2010出版的《彝语方言研究》一书中,将彝语划分为了诺苏、纳苏、聂苏、倮倮四个方言,打破了传统的六大方言分类方法,提出了新的彝语方言分类标准。
语言特点
语音
彝语属于单音节语言,音节的组成方式是辅音+元音+音调。以圣乍话喜德李子乡彝语为例,其共有43个辅音,10个元音,4个声调,可拼读出1102个音节。彝语的语音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辅音:(1). 多数方言辅音清浊对立,北部、东部、东南部方言浊塞音和浊擦音还分纯浊和鼻冠浊;(2). 舌尖后音、小舌音、喉音不发达;(3). 除个别方言点(如东南部撒尼、亩竹箐),复辅音很罕见;(4). 某些辅音(通常为鼻音、边音)与某些高元音(如ɿ、ɿ̰、u、ṵ)相拼时,常到下一个音节开始时才除阻,成为特殊的音节性辅音;
元音:(1). 各方言元音全部或部分松紧对立,并常只固定出现在某些声调上;(2). 韵母多由单元音构成,没有塞辅音韵尾,东南部、中部方言存在复元音和带鼻音韵尾,但出现频率小,且多出自汉语借词;
声调:一般有3-4个调,少数方言(如弥勒、姚安县)有5个调,一般调型简单,多平调和降调,没有曲折调;
此外,彝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
重音:有些音节,除有声调以外,还带表情重音或表意重音,其在发音时气流较强、较长,音高更高,音长更长。表情重音能附加给词语强烈的情绪,通常为叹词或模拟自然的象声词;表意重音则起到区分语法意义的作用,如bo²¹tɕo⁴⁴“前面”与'bo²¹tɕo⁴⁴“更前面一点”。
音变:分减音、弱化、增音、合音、清化、同化和变调,其中以同化和变调最常见,以数词+数词、数词+量词组合发生的变调最为复杂。
词汇
基本构词方式
彝语词汇的基本单位是语素,可分为词根和词缀,一般都是单音节。双音节语素常是联绵词,如li¹³li¹³ "穿山甲"、ʑa³³ʑu⁵⁵ "花、美丽"等,多音节语素通常是外来词。
现代彝语多为两个或以上词根组成的复合词,有联合、修饰、主谓、补充、动宾、重叠6种构词方式,如mu³³mi³³"天地"、ɖu³³ʑi³³"蜂蜜"、lo⁵⁵go⁵⁵"手痛"、do³³sa⁵⁵"喝光"、nei³³su³³"伤心"、m̥i⁴⁴m̥i³³"尾巴"。
除了复合词,彝语中也有大量词根+词缀构成的派生词。有的由词根加前缀构成,如喜德县的a³³ʂo³³“长”和i⁴⁴ʂo³³“短”;更多的是由词根加后缀构成,有的对应不同的客观对象,有的代表不同的主观评价。如东部方言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区的na⁴³ndʑa³³ndʑa³³和na³³dɯ³³dɯ³³分别表示“脸色/天色黑”和“空间/人头黑”,ʈhu³³si³³si³³和ʈhu³³pɚ⁴⁴pɚ⁴⁴分别代表“令人欣喜的白”和“白骨等令人讨厌的白”。
此外,彝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存在大量的“双音格”和“四音格”联绵词,语音上表现为叠音、双声、叠韵、谐韵等,词义一般比构成它的语素概念更抽象概括。双音格词如喜德县地区的’gu²¹ga³³“道路”和m̥ɿ̰²¹ʑṵ³³“夫妻”,可由同义或反义语素构成。四音格联绵词结构有AABB、ABAC、ABCB、ABCC、ABCD5种类型,如喜德彝语中的gu²¹gu²¹lɯ²¹lɯ²¹“周围”、do²¹thi³³ha³³thi³³“问候”、a⁴⁴l̥(ɿ)³³a⁴⁴ʂa³³“疲疲沓沓”、sɿ̰³³dza³³l̥(u)³³ma³³“水果”。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古语词 又称书面语或文言词,是指出自古文献、成语、格言,在现代彝语中不用或者很少用到的词,多与历史上的事物、古代地名或巫术占卜相关。古语词的通用性不大,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庄严的文体色彩,常作为通用口语的同义词而存在,如va³³“鸡”的古语词ʑe³³;
方言词 据初步统计,彝语词汇中的全民词平均约占40%,方言词约占60%。如“泥”一词,北部方言喜德县地区称pa²¹ne²¹,东部方言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九区)称si³³tɣ³³;
外来词 彝语外来词主要来自汉语,新中国成立后汉语借词数量更是迅猛增长,各地汉语借词的数量和其在词汇系统中的稳定性不尽相同。如中部方言大姚县(五区)彝语中,全借汉语词有su⁵⁵"书"、tʂɿ⁵⁵ʑe²¹"支援",半借汉语词有ŋo⁵⁵tiɒ⁵⁵"钓鱼"、tsu³³thɯ²¹"出租"等。
多义词、同音词
从词的语义和读音上,彝语词还存在读音相同、派生义多的多义词,如mbe³³一词有“弹(琴)”“射(箭)”等多重含义;读音相同、意义完全不同的同音词,如ma³³既表示“竹”,也有“个”的含义。
语法
语序与助词
彝语属于分析语,语序和助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彝语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因而名词、代词充当主语和宾语时难以区分施受关系,有的方言点会使用主语助词(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大姚县)或宾语助词(如大姚、弥勒、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有些方言用不同的结构助词区分定、状、补;有的方言点(如宜良县、石屏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还使用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助词;有的方言(如喜德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在“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选择疑问中间加疑问语气助词。此外,彝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可加时态助词。
彝语中用语序表达的语法范畴众多,且不同方言的语序可能不同。常见的特色彝语语序有:
(1). 定语位置受定语词性影响,定语为名词时位于中心词之前,定语为数量词和形容词时位于中心词之后;
(2). 副词作状语时,副词多位于中心词之前,少数位于中心词之后,但否定副词的位置特殊,当中心词为双音节时,不同方言点会将否定副词置于中心词之前或之间;
(3). 并列连词的使用各地区不同,有的(如北部方言)通常不用并列连词,有的(如东部方言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两个词语之后,如ȵi³³“牛”mu³³“马”dɪ⁵⁵“和”,有的(如东南部宜良)位于各个词语之后,如ŋu¹¹"牛"nɛ³³"和"mu⁵⁵"马"nɛ³³"和"。
介宾结构里,介词一般位于宾语之后,部分方言点(如弥勒佛、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介词位置前后都有。
彝语量词很丰富,除用作数量单位,有些方言点(如喜德县、东部方言禄劝)量词还可以无须配合数词,直接修饰名词和数量词组,起后置冠词的作用。如喜德量词直接修饰名词可作不定冠词,禄劝量词直接修饰名词可作定冠词。
屈折手段配合分析
彝语也存在一定的屈折手段,常配合词序或助词使用。如北部、南部、东南部方言都用谓语动词、形容词词根或词缀重叠表示疑问,并配合变调和助词使用。又如喜德、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弥勒、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等方言点中用浊辅音动词表示自动,相应的清辅音动词表示使动;巍山在动词后加to³³,邱北在动词后加mu⁵⁵或ȵi²¹表示使动。使动词的使用一般要求与一定的句式相配合,如东部方言禄劝要求谓语的连续和延伸的句式与使动词配合。此外,喜德、禄劝、弥勒、巍山用疑问代词重叠表示追问。
喜德、禄劝、弥勒的单音人称代词通过变调区分主、宾格和领属格。喜德又在代词领属格形式基础上重叠,表示反身格。禄劝在人称代词重叠式中间加助词bɣ²¹“的”、弥勒在人称代词重叠式中间加助词dʑi¹¹“的”,表示反身格。
文字
彝文是彝族的民族文字,又称“爨文”“书”或“罗罗文”,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文种之一。学术界对彝文的产生年代争议较大,有仰韶文化说、古羌时代说、夏朝前说、汉代说、唐朝说等,但可以肯定其来源与彝族的原始宗教密切相关。
彝文的基本特点是:(1). 形体为方块字,笔画少直笔、多曲笔和折笔,一字一音;(2). 异体字众多,通假现象严重;(3). 地区差异大,大到不同方言区,小到不同村寨、流派的用字都有差异;(4). 彝文是文献语言,和现代彝语有很大差别。彝文最初的造字方式为象形、指事等,属表意文字,但随着字词引申义和通假的增加,也出现了表音特征。
解放以前,彝文主要掌握在少数彝族上层、毕摩(祭司)和少数民间艺人手中,群众的识字率很低。新中国成立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相关部门和彝学专家陆续对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三省的传统彝文进行了整理和规范,并在凉山彝区试行过罗马化的彝文,甚至受“大跃进”时期“左”倾思潮的影响,短暂推行过向汉语文“直接过渡”,但都收效甚微。
1980年,国务院批准通过在四川省内的彝族地区推行《彝文规范方案》,规范了819个表音彝文字及其声调标准、注音符号等。该方案对推动凉山彝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11月,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开会审定通过了新的通用规范彝文及其拼音方案(简称《通用彝文规范方案》),在1980年的规范彝文的基础上新增了6个辅音,涵盖了四省区共同整理规范出来的5598个彝文字。2014年起,《通用彝文规范方案》正式向全国彝区推广使用,有望对各省彝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语言保护
彝语是藏缅语中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2000年中国境内的彝语使用人数约650万。其中云南省的彝语使用人数约占全国彝语人口的3/5,四川省约占1/3;贵州彝族约60多万,占比较少;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不足1万,彝语使用人数最少。
各地彝族的彝语使用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聚居在山区或半山区(如大小凉山)的彝族以彝语为主要交际语言;杂居在平坝地区的彝族,多数懂汉语,少数已经不会本民族语言;散居在山区或河谷地带的彝族除了会说彝语,也兼通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青壮年和少年只会说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总体而言,云南省、贵州省、广西的彝族懂汉语的较多,不同地区间进行交流时,大多使用汉语。
80年代以前,彝语的使用环境总体良好,只是难以在城镇中使用和传承。但自从1986年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加上中国的城市化,带来了彝区汉语的普及和人口外流,彝语的使用人数和使用地域开始缩减。2005年以后,彝语的保护开始得到重视,如建立了不少彝文网站,对彝文教育更加重视等,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由于城镇化加剧,彝族常举家搬迁至城镇务工,导致50岁以下彝人使用的更多是彝汉混合语,加上彝区汉语的进一步普及,彝语的传承面临很大的挑战。
语言文化
民间文学、歌谣
长诗在彝语民间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代表作有叙事长诗《阿诗玛》《南诏国的宫灯》《逃到甜蜜的地方》《逃婚的姑娘》《赛玻》《一双彩虹》《漏卧鲁沟的婚礼》,抒情长诗《阿惹妞》《妈妈的女儿》《五兵歌》《焦愁调》,创世史诗《阿细的先基》《梅葛》《查姆》,英雄史诗《戈阿楼》《阿鲁举热》《哈依迭古》《铜鼓王》等。
此外,民间还有大量的彝语歌谣,如生产劳动歌《犁地调》《放牧调》《绣花调》;用“四大腔”(沙悠腔、海菜腔、五山腔、四腔)演唱的情歌;用“老伙腔”“四句腔”“长腔对口”“对口”“大理调”等调子演唱的山歌;儿歌《月亮歌》《推磨歌》《碓谣》《转圆圈》等;生活小调《猜调》《杂弦调》《哄唾歌》等;还有喜宴场合演唱的《酒歌》《老人调》;姑娘出嫁时唱的《出嫁调》《哭嫁调》;送葬唱的《哭丧调》;以及一些宗教祭祀歌,如《毕摩调》《祭神叫魂调》《跳神调》。
彝文文献
彝文文献以宗教文献为主,部分是明清以后产生的非宗教用书,文献涉及范围之广,包罗了宗教、历史、神话、哲学、伦理、天文地理、文学、医药、农牧生产、军事等领域。著名的文献有《西南彝志》《彝族古代六族史》《阿诗玛》《勒俄特依》《玛木特依》《尔比尔吉》《阿莫尼惹》《教经》等。
成语、谚语、惯用语
彝语有数量众多的成语,多为四音格,如mu³³du¹³mi³³ɖu²¹ "开天辟地",dɯ³³mu²¹nei³³ȵi⁵⁵ "坏事在心",t’u³³bu³³ma²¹h̃ɯ⁵⁵“不说厚薄”,tɕi³³ɳɖo³³la¹³ve³³“抓脚舞爪”;
还有固定结构的惯用语,如bu³³dʑʊ³³ʈ’a³³ "害天理",ko²¹to²¹bɯ²¹ "靠山硬",xo²¹ɣɯ³³t’ei¹³“啃骨头”;
以及大量有关农事、气象、社会生活的谚语、谜语,如gu³³fe³³die²¹sɿ³³lɯ⁵⁵ "勤耕需割边",ȵi55m33kɿ33ts’ɿ21k’r55“春天多晴年”,mu³³dze³³su³³nə³³ mu³³do²¹t’a¹³su³³ɳʊ³³ "骑马的人少,戳马屁股的人多”,“一个背着豆,顺箐走,顺箐漏”(山羊)。
彝语中的格言、谚语、典故、警句,在北部方言区称为“尔比尔吉”,其除了有作为白话文来使用的文化功能,还充当了彝族社会的习惯法。
语言禁忌
彝族语言文化中的禁忌主要都跟礼教、荣辱、吉凶、功利、保密有关。跟礼节、荣辱有关的禁忌有,忌直呼长辈本名,忌随便与毕摩、苏尼嬉笑打闹,翁媳和兄嫂之间忌随意开玩笑,忌在众人面前提及两性生殖器或排泄物,忌在舅娘、舅舅面前说脏话、粗话、丑话,忌无故咒骂他人和禽畜等;跟吉凶、保密有关的有,忌对婴儿用胖、漂亮、重之类的赞词,忌报丧时直言“死了”而应说“去了”“不在了”,忌在家人外出时说不吉利的话,忌在人有病时说死伤之类的话,忌出猎前说要到某某地方打猎等。
现代文化
参考资料
Ngwi-Burmese.Ethnologue.2023-06-14
“彝文规范”40年 凉山这样推广使用彝语文.雷波县人民政府.2023-06-10
我校隆重召开2010中国彝学论坛•纪念国务院批准《彝文规范方案》推行30周年学术研讨会.西南民族大学新闻网.2023-06-10
《通用规范彝文字表》在全国彝族地区推行.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23-06-10
雅古:彝文文学论.彝族人网.2023-06-10